大家可能聽說過這句話:陸地上有什麼動物,水里就有什麼動物。比如陸地上有馬、獅子、大象…水里有海馬、海獅、海象…
說到海象,水里有種動物比它更像大象,那就是象鼻魚。除了長得像魚,它還有一項特異功能,大家知道是什麼嗎?
01 剛果河里的「弱勢群體」
象鼻魚屬于管嘴魚科,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剛果河流域,因為造型奇特,象鼻魚被人們劃為觀賞魚。而它的「鼻子」并不是嗅覺器官,而是嘴的一部分。
成年象鼻魚,體長在25-30公分,小巧的身材,賦予了它很強的機動性,遇到敵人時能夠光速逃離。
象鼻魚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,同一片水域生活著恐龍魚、羅非魚、九間魚等兇悍魚類,體型嬌小的象鼻魚,只能在縫隙中艱難求生。
02 殘酷環境中學會「獨門絕技」
所謂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,漫長的演化過程中,象鼻魚學會了一項超能力,那就是放電,讓它們在遇到天敵時得以自保。
說起會放電的動物,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電鰻,電鰻被稱為「水中的高壓線」,能在2毫秒內釋放出2A的電流,電壓高達600-800V,足以將一個成年人電暈。
和電鰻相比,象鼻魚放電的作用不在于擊倒敵人,而在于探測敵人。
象鼻魚的尾巴上,有一個發電器官,每秒能發出120-300次的電磁脈沖,可以用來探測周邊環境,是名副其實的魚形雷達。
不過,象鼻魚的放電器官有個短板,就是會受運動干擾,處于游動狀態時,發電效能會被削弱,所以它們通常會停下來探測周邊環境,確認安全以后再行動。
03 晝伏夜出,像大象一樣覓食
為在嚴酷環境中保存自己,象鼻魚非常懂得利用自身優勢,它們會在夜里出來覓食,這時天敵不是在休息,就是看不到它們。
象鼻魚以紅蟲、水虱、小蝦為食,覓食的時候,會把鼻子插到沙子里,像大象一樣,把食物吸進嘴里。
近年來,象鼻魚獲得越來越多養魚愛好者的青睞,和其他觀賞魚相比,象鼻魚有3大優勢,首先是價格便宜,其次是環境適應性強,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造型獨特。
喜歡養魚的朋友不妨嘗試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