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愛你,下輩子別做我媽了!」21歲高三生復讀3年,卻在大學聯考前「跳下黃河」
2025/06/19

原生家庭好的人,一生都在被愛治愈,原生家庭不好的人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
的確,孩子是家庭土壤里長出的樹,唯有生長在一片沃土之中,才能滋養出枝繁葉茂的大樹。

若是生長于一塊貧瘠的土地,只能孕育出干癟扭曲的小樹苗,將來也一定在風中瑟瑟發抖

其實,說得再多都不如感同身受,因為原生家庭好就有勇氣,走到哪里我都昂首前行。

但有的孩子,一提到家就仿佛無形牢籠,甚至浮現出累累傷痕之事,比如蘭州21歲學子魏天樺

至于埋下的傷痕有多深,我認為結局足以說明,在正值青春之年,選擇從大橋上一躍而下。

沒有人知悉發生了什麼,遺言也成了最終真相,但看到內容之后,一個矛頭指向明顯——母親

我愛你,下輩子,別做我媽了,太累了」,短短幾十個字,卻像利刃一樣劃開了無數人的心。

這是怎樣的一段過往?能讓母子在愛與纏繞中,走向了不可逆轉的悲劇?接下來咱們就聊一聊。

隱形牢籠

魏天樺生于甘肅蘭州,父母通過別人介紹相識,帶著一點急迫試探,步入了婚姻的圍城。

說實話,這種家庭有很多,平日里雖然有不和,大多會為了孩子妥協,但這倆人偏偏成了例外。

在兒子上高三那年,母親唐詠枝與丈夫協議離婚,魏天樺得知消息后,心態受到了很大影響

考慮到備考后勤工作,他選擇跟隨母親生活,沒想到這樣一個舉動,也讓后者「虛榮心爆棚」。

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什麼概念?這就相當于「向別人證明」,離了你我照樣能把孩子教好!

緊接著,各種情緒與期望,全都壓在了兒子身上,比如:

不能出去玩,怕影響成績、不能打游戲,怕耽誤學習、不能隨便見爸爸,怕分心走神……

對于魏天樺來講,這好比一只無形雙手攥著,就連呼吸都那樣小心翼翼。

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?在魏天樺上課期間,母親為了監督學習狀態,還會到校趴在窗外觀看。

同學、舍友議論紛紛,即便自己再怎麼解釋、即便自己再怎麼勸母親,反正都沒有任何結果。

學業壓力加上家庭撕裂,讓魏天樺心理負擔暴增,在那一年人生大考中,他果不其然地落榜了。

誰曾想,母親根本不留商量余地,轉身就為他填報了復讀班,一年、兩年、三年……無盡往復

這也是為什麼各位好奇,21歲了都還在讀高三,魏天樺沒有任何辦法,因為他并無其他選擇。

漸漸地,魏天樺開始害怕上學、害怕回家,害怕每一個本該溫暖的日子。

壓抑爆發

復讀最后一年,在歡度春節之時,魏天樺鼓起勇氣,向母親提出了一個請求——見父親。

當時外公外婆也在場,加上正值年關,唐詠枝心軟了一瞬,破天荒地同意了兒子想法

在接下來幾天里,魏天樺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,父親帶他吃飯、帶他爬山、帶他旅游……

或許是心感親切,他向爸爸說出了所有經歷,后者既氣憤又感到心疼,想要將其帶到自己身邊。

但考慮到即將參加大學聯考,為了不影響兒子心態,決定結束后再找唐詠枝商議。

倆人離別前,父親塞給了魏天樺1400元紅包,并囑咐他調整好心態、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。

回到家后,魏天樺將紅包放在了衣柜里,簡單洗漱后就上床休息,因為第二天還要去上學。

沒想到,母親次日在整理衣物時,發現了這一個紅包,當天晚上就對兒子進行了質問、指責。

因為這是前夫給的,她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:「我們母親才是最親的人,你難道要背叛我嗎?」

魏天樺再怎麼解釋,唐詠枝都聽不進去,當天晚上他直接摔門而出,想要到外面去散散心。

此時,魏天樺沒有目的沒有方向,但走到一座大橋時,他站了很久很久。

思緒紛飛,淚水模糊了視線,那一刻,覺得自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,并給母親發了一條短信:

「我真的想好好學,考個好大學,希望這個愿望,下輩子可以實現吧,我愛你,下輩子別做我媽了,太累了」

按理來說,此時唐詠枝只要醒悟,還不至于發生悲劇,但她卻仍然沉浸于「道德綁架」之中。

比如你永遠是我的好兒子、你永遠是媽媽的支柱、我會盡我最大努力支持你、媽媽因為你……

魏天樺失態了,帶著對母親的愛與恨,縱身一躍投入了黃河,結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
這起悲劇讓人惋惜,但回過頭來再看,責任似乎并不能歸咎于一個人。

魏天樺的母親,在失婚后的焦慮和自尊心作祟下,把全部的愛變成了控制、索取。

可是真正的愛,從來不是綁架和剝奪,而是允許孩子成為自己,并非活成父母期望中的樣子。

記得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:「愛而不得,是人世間最深的痛苦。」

奈何,魏天樺成為了「犧牲品」,即便用生命做了吶喊,可這個代價未免太過沉重。

如果可以,愿每一位父母,在愛孩子之前,先學會放下執念

因為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靈魂,因為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,那就值得被尊重、被理解。

一個好的家庭,能讓孩子一生沐浴陽光,一個糟糕的家庭,卻可能讓孩子一生走不出陰影。

愿悲劇不再重演,愿每個孩子,都能在愛的土壤里,自由生長!

「普女」硬演第一美人,連周冬雨都翻車了,為何白鹿能讓人真香?
2023/11/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