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年前被賣到百里之外,駱駝竟「徒步走回家」,它是如何認路的?

aiya 2022/12/30 檢舉 我要評論

這匹駱駝孤身一獸,在戈壁灘上走了將近100公里的路,身上的駝具,無不昭示著它是一只家養的駱駝,它怎麼會孤身在此?

2020年7月初,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一位牧民,聽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,他在上一年賣給朋友的老駱駝回來了,它在新主人剪完毛后,跨越了100公里,在附近的一戶人家力竭倒下,正在養傷治療。

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坐不住,立馬去那戶人家領駱駝,結果新主人搶先一步領走,于是他便用一頭3歲的母駱駝,把老駱駝給換回來了,老主人看著它滿身,因沖破圍欄而留下的傷口,既心疼又感動。

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如此有靈性的駱駝,不會再賣了,駱駝100公里尋主的故事讓人感動,可它為何要回老主人哪?

有人說是因為老駱駝想小駱駝,也有可能是老駱駝不喜歡新主人,當然這些都無所謂,更讓人在意的是,這頭駱駝是怎麼,在無人引導大情況下,穿越戈壁跨越100公里,還沒迷路?

時隔1年,駱駝跨越100公里回老主人家,無人引導它怎麼認路?

駱駝是一種記憶力很發達的動物,它在運往新家的路途中,利用視覺和嗅覺,對沿途的消息進行記憶,而當它沖破圍欄時,迅速將新環境與記憶做對比,一點一點摸索出正確的道路。

所謂老馬識途就是這麼個理,野生的駱駝也是用這個方法,去找水源和食物,而大象來回的遷徙也是用這種「以圖搜圖法」這種程度的導航。

雖然比人類要強不少,但是在在動物中這還比較低級,有些怪物的導航能力,甚至堪比衛星,比較高超的導航能力主要有三種,分別是偏振光視力、空間記憶力、磁感知能力,偏振光是大多數昆蟲的首選。

像是螞蟻就是利用信息素和偏振光來找到家,而蜜蜂更牛,它們可以通過舞蹈,向同伴說明蜂蜜的大致位置,而空間記憶力則是蝙蝠的專屬,蝙蝠在覓食和回家的途中,幾乎每一步都是捷徑。

雨燕3個月飛越13000公里,從北京到南非越冬,這自帶「導航」天賦,讓小天羨慕不已。

每年的7月份,雨燕便開始的為期3個月的路程,首先從北京出發,從新疆進入中亞,橫穿中東,跨過紅海,直插非洲腹地,在南非附近停下,在這里越過北半球的冬天,第二年的2月份再出發,到4月底回到北京,一個來回26000公里,二十多個國家,靠的就是磁感知能力。

靠著地球磁場來達到這一目的,不過也有其他看法,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方向感,還有人說是靠太陽和星辰的位置判斷方向。

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,磁感知才是對的,科學家給信鴿加一塊特定磁鐵后,它的飛行不能進行正確的定向,不加磁場的信鴿即使在陰天也能正常返巢,所以世間萬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瑰寶。

話又說回來,雨燕現在的生存環境不容樂觀,北京雨燕在2014年的種群數量只有2300只,主要是棲息地遭到破壞,後來建個雨燕塔,但是由于了解太少,結果成了麻雀塔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