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豹「賴著不走」?看完雪豹放生,才知道「放生華南虎」為啥這麼難!

aiya 2022/12/08 檢舉 我要評論

飼養員放歸小雪豹的視訊引發熱議,這只小雪豹剛出生便和母親走散,如果人類沒有救助的話,小雪豹必死無疑。

當地牧民發現它之后,將它送到了林周縣公益性野生動物保護員旦增塔杰家寄養,剛到家里比小貓還小,辛苦照料4個月左右,現如今已有40-50斤了,擔心小雪豹在人類環境下生活太久會喪失生存能力,當地工作人員經過充分考慮,將其放歸在野外,但是小雪豹和人類生活太久,不忍離開,所以被放歸時賴著不走。

這一幕引發了網友的熱議,認為這麼小的雪豹還沒有野外生存能力,放生后很難存活。

后續工作人員回應說, 小雪豹生活的地方處于監控范圍內,如今放生只是鍛煉它的野外生存能力,如果發現它不適合野外生存,會將它送到拉薩市野生動物救助站,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,小雪豹的生存是沒有任何問題的。

還有人擔心,即便小雪豹能在野外存活,直接將其放歸野外的做法也不妥當,因為小雪豹自幼和人類生活,并且是由人類投食,這會讓小雪豹對人產生依賴性,甚至將人和食物聯系在一起,放歸野外后遇到人類,并不會躲避,而是會主動靠近,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沖突,造成不必要的傷亡。

其實,從這次放生小雪豹就能夠看出,為啥這些年來咱們沒有野外放歸華南虎?

野生動物放歸

事實上,野生動物的放歸非常有技巧,不是所有的動物都適合放生,咱們就以華南虎為例吧!

為啥要放歸華南虎呢?是因為 華南虎生態價值非常高,它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頂級掠食者,以有蹄類動物為食,控制當地食草動物數量,森林沒了它之后,野豬存活率提升,如今已經泛濫成災。

華南虎狩獵的對象主要是老弱病殘,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動物健康生存,減少流性疾病的傳播,而缺乏食肉動物的地方,食草動物身體素質明顯羸弱不堪,還更容易爆發流行病。

雖然華南虎有較高的生態價值,但是放歸華南虎確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。

首先是放到哪里去?華南虎對棲息地的需求較大,1只華南虎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,森林里還要有200只梅花鹿,300只羚羊和150只野豬。如果放歸的華南虎數量太少,華南虎會陷入近親繁殖;放歸的太多,棲息地和食物又不足,華南虎同樣無法生存。

其次是如何放歸?很多人以為直接把食肉動物放生野外,食肉動物就會狩獵,其實這種想法非常錯,我國曾經在非洲野化訓練華南虎,因為它們在人工環境下生活了太長時間,連1只被剪掉翅膀的雞都抓不住。

在野外,華南虎從小會隨著母親練習狩獵技巧,母親會教會它們如何藏匿自己的身影,悄悄接近獵物,等到獵物靠近再發起攻擊,而生活在人工環境下的老虎根本不會隱藏自己的身影,狩獵能力非常差,需要人為訓練。

再者如何解決人虎沖突?其實,從小在野外生存的老虎并不會主動接近人,因為從小生活在遠離人煙的環境,它們并不會把人類當做獵物,看到人類的動靜后還會主動躲避。但是從小生活在人工環境下的老虎則和人類比較親近,并不怕人,甚至還因為人類為它們投喂食物,而將人和食物聯系在一起。

如果一只老虎從小和人生活在一起,那麼它們就不能被放生了,因為它們回歸野外之后很可能會主動攻擊人。

不過我國也有解決辦法,這種解決辦法已經在大貓熊身上成功實現了!

野生大貓熊也非常稀有,但是人工環境下的大貓熊也不能直接放歸野外,咱們選擇的是先馴化雌性大貓熊,讓它們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,然后 再將懷孕后的大貓熊放歸到野化培訓基地,基地是全封閉的,模擬野外環境,大貓熊在這里產仔后帶娃,教會幼崽生存技能。

人類在監測幼崽身體數據時,會身穿「貓熊衣服」,身上還會涂有大貓熊的尿液或者糞便的氣味,掩蓋人的味道,讓大貓熊幼崽從小就「不接觸人」。

因為全程是母親帶娃,大貓熊幼崽能從母親身上學習野外技能,而且從小又沒有接觸過「人」,對人比較陌生,看到人之后非但不會主動接近,還會遠離。這樣的大貓熊才具備放歸條件,目前已經有10多只大貓熊被放歸在野外了,效果非常好。

未來華南虎也會采用這種方法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