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喜鵲是報喜鳥,早上出門的時候如果見到喜鵲,說明會有好事發生。很多朋友都能發現,喜鵲通常會在高大的喬木上筑巢,遠看非常雜亂,像是胡亂搭的,不如燕子巢精致。
實際上,喜鵲的巢是經過用心設計,巢內的豪華程度遠勝于其他鳥類,被動物學家稱作「鳥類建筑師」,趕快來了解一下喜鵲的巢有多奇妙吧!
1、筑巢期長達2個月
喜鵲的繁殖期在1-4月,不過在前一年的11月,喜鵲就已經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配偶了,確立夫妻關系后,雄鳥和雌鳥就會共同選擇一個地方,開始筑巢。
喜鵲的筑巢期有2個多月,它們會選擇在三根比較粗的樹枝上筑巢,為了避風,喜鵲就會用比較粗的樹枝搭建外部輪廓,防止巢被風刮掉。
2、巢內部加蓋開門
外面的輪廓打好之后,喜鵲就會開始打磨內部。內部使用的都是細樹枝,防止割傷小喜鵲寶寶,喜鵲還會準備一些泥土和軟草,做成一個半圓形的內膽,在這里產卵孵化。
之前提到過,喜鵲是在冬夏交替的時候產卵,這個時候不僅可能會降雪,溫度也很低,喜鵲就會在巢的頂端加一個蓋子,把上面封死,同時在巢的側面開一個小洞,方便進出。
3、「狡兔三窟」式筑巢
不僅如此,大家平時應該能發現,喜鵲巢都是連著的,一棵樹上有,周圍的樹上全會有巢,實際上,這并不是多對喜鵲的家,全部都是一對喜鵲筑的。
這樣是為了防止布谷鳥這類鳩占鵲巢的鳥類,侵占自己的家園,所以喜鵲就會多筑幾個「疑巢」,寄生鳥類在尋找巢穴的時候,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,為自己回來爭取時間。
4、舊巢用完就扔
在繁殖的時候,喜鵲是以巢為家的,等到產卵、孵化的工作完成后,舊巢就會閑置,喜鵲夫妻和喜鵲寶寶都會離開這里,去往別的地方。
這是因為此時溫度已經上升,如果還住在巢里會覺得比較悶,晚上喜鵲只要一個樹枝休息就足夠了,根本不用再費勁筑巢。
不過等到11月的時候,喜鵲就會飛回舊巢,對其進行修繕,檢查有沒有破損,準備好后繼續在里面繁殖,度過這個冬天。
沒想到喜鵲竟然是這樣繁殖越冬的,真是有意思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喜鵲筑巢的忙碌身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