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就有人教育我們,尤其是學校老師和長輩,每天至少要刷兩次牙。
小時候不懂,總是應付了事,直到長大后牙齒出現問題,才發現,勤刷牙是多麼重要。
據統計,全球范圍內,60%-90%的孩子和幾乎100%的成年人都出現了蛀牙等牙齒問題,口腔疾病影響著全世界39億人口,使口腔問題成為全球疾病中最為普遍的一種。
這讓很多人不解:我明明天天刷牙,為什麼牙齒還這麼容易壞?還不如天天吃肉天天不刷牙的動物呢,它們的牙齒就比我的好,這又是為什麼呢?
關于這個問題,我們首先要明白,為什麼我們需要刷牙?
顯然,是為了牙齒清潔。
每天我們都會吃很各種食物,酸甜苦辣,蒸煮炒炸,有的食物是健康的,而有的則不是。
食物吃多了,嘴里殘留的碳水化合物就多了,當口腔里的細菌和碳水化合物發生反應后會產生酸,從而侵蝕和損壞牙齒,造成蛀牙。
如果保護牙齒健康要從限制我們吃喝著手,那將是非常痛苦的,因此為了能吃到更多的美食,我們選擇勤刷牙來解決。
那為什麼動物沒有這樣的煩惱呢?它們為什麼不需要清潔牙齒?
其實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動物不需要清潔牙齒。
1、飲食不同
我們人類的食物中有很多是含有精制糖的加工食品,這些食物是我們牙齒不會持久的主要原因。
最典型的就是快樂肥宅水。
眾所周知,快樂肥宅水對牙齒的腐蝕性很大,因為這種飲料里不僅有糖,還有檸檬酸等多種酸,酸性物質直接腐蝕牙齒,糖被細菌分解后產生酸再次腐蝕牙齒,對于牙齒來說,簡直是雪上加霜。
而野生動物不吃加工食品,也不吃精制糖,更談不上肥宅水了,它們吃能在自然界找到的任何東西,像漿果、蔬菜、動物肉、昆蟲、蟲子和水等等。
自然它們的牙齒受到食物侵蝕危害也小,根本不需要考慮牙齒護理。
2、有些動物會不斷地長出新牙
人一生只有一次天然換牙的機會,乳牙換成恒牙,恒牙發生問題,只能鑲牙或者戴牙套了。
然而動物卻不同,很多動物一生都在換牙。
鯊魚是頂級的海洋掠食者,除了外形很酷,它還有一個「黑科技」。
它嘴里的牙齒有很多排,這些牙齒生長在下顎的皮膚上,因此當某一顆牙齒受損時,牙齒就就會像傳送帶一樣,將壞的牙齒替換掉。
據統計,真鯊目的鯊魚種類有250多種,它們一生可以掉35,000多顆牙齒。
牙齒壞了就換,自然也不用多費心思護理牙齒。
3、壽命較短
大多數動物的壽命都比人類短,這也意味著它們的牙齒不需要像我們的牙齒那樣持久。
與人類壽命70歲相比,保持牙齒30或40年并不難。
隔壁村的高壽老奶奶活了105歲,戴假牙的生活也就45年,而且她還生活在一個還不知道刷牙的時代。
而一般的動物壽命都沒有人類長,貓和狗的一般壽命是10年,馬的壽命是20幾年,黑猩猩的壽命最多也就60年。
這也就意味著,當你的壽命只有二三十歲的時候,你的牙齒也不容易蛀牙,因為蛀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,酸性物質需要很多年才能分解保護牙齒的牙釉質。
4、特殊的唾液
像狗、狼、獅子、老虎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這樣的犬齒動物,唾液中的pH值較高,這有助于保護犬牙的牙釉質。
狗的唾液pH值約為8.5,而人的唾液pH值約為7.5。
這有助于動物防止蛀牙,因為它是堿性的,它能分解引起蛀牙的酸。
這也是狗會舔它們傷口的原因,唾液有清潔作用,幫助狗狗遠離細菌。
5、另類的牙齒清潔方式
有一些動物會「清潔」牙齒,但它們的清潔方法與我們清潔牙齒的方式完全不同。
牛的「牙線」:牛喜歡吃富含纖維的食物,為了幫助消化,它們似乎一直都在咀嚼,嚼著嚼著,嘴里的草如同牙線,就把牙齒上的食物殘留去除了。
大型貓科動物通過食物潔齒:野生動物會吃獵物的骨頭和毛發,骨頭會碎裂,像牙簽一樣工作,頭髮會到處亂插,把卡住的食物弄松。
大象摩擦潔牙:大象有巨大的象牙,為了保持清潔,它們會在樹上摩擦牙齒,把樹當作牙刷使用。一些生物學家認為,雄性會保持門牙干凈,以吸引雌性。
鱷魚的自動潔牙器:很多鳥會主動幫忙清潔鱷魚的牙齒,鱷魚進食后,小鳥就會把牙齒間的殘留物啄出來并吃掉。這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行為,鱷魚的牙齒會變得干凈,鳥兒們也能輕松地享用現成的食物。
最后
總而言之,動物沒有主動去清潔牙齒。
但并不意味著它們不會面臨牙齒問題,尤其是和人類一起生活的寵物。
由于它們吃的食物多以加工類為主,更靠近人類飲食,而且主人都會和寵物發生親密的行為,因此寵物的口腔衛生非常重要,也需要定期潔牙。
至于野生動物那一口不需要刷牙也健康的牙齒,是人類羨慕不來的。
刷牙或許是人們品嘗美食需要付出的代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