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鳩占鵲巢」相信大家都知道。里面的「鳩」指的就是斑鳩,在大自然中,有許多的鳥非常的「懶」,它們懶得筑巢,就像斑鳩一樣。而斑鳩不是不需要巢穴,它總是會仗著自己比喜鵲厲害,經常會搶奪喜鵲的巢穴,這也就是這個成語在現實中的意思。
無獨有偶,在大自然中并不是只有斑鳩不建巢穴還搶別人的,還有一種鳥類,它也不喜歡自己筑巢。它就是貓頭鷹。
貓頭鷹這種動物相信小伙伴們都不陌生,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小伙伴經常會看到貓頭鷹。貓頭鷹是夜行動物,它總是晝伏夜出。因為這種習性和奇怪的叫聲,貓頭鷹自古以來就被冠以神秘的色彩。
有人說:貓頭鷹在臨終前會吐出一個「球」,有人說:貓頭鷹叫,「亡魂到」等等,關于這些說法,小編在前段時間的文章里都介紹過,都有科學的解釋。
由于這些關于貓頭鷹「神秘」的傳說,貓頭鷹被許多人視為「不詳」的鳥。實際上貓頭鷹是益鳥,它對我們人類只有益沒有害處。因為貓頭鷹的主要食物就是「四害之首」的老鼠。據統計,貓頭鷹一晚上可以捕殺十幾只老鼠,那麼一年貓頭鷹就能抓住三四千只老鼠,三四千只老鼠的減少就意味著保護了農民伯伯上噸的糧食。
眾所周知,貓頭鷹沒有巢穴,白天它會在茂密的樹林的樹上休息,它會像蝙蝠一樣,在樹上倒掛著。但是,凡事沒有絕對的,近日,一位網友就捕捉到了有意思的一幕。
畫面中,一只貓頭鷹破天荒的白天沒有睡覺,因為在它睡覺的大樹上,它發現了一個樹洞,能躺在里面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,誰愿意倒掛著?
之后,貓頭鷹把頭伸進樹洞里觀察了一下,是個空洞,沒有其他動物。于是貓頭鷹理所應當的住進了洞里。
貓頭鷹正睡得香的時候,來了一位不速之客,樹洞真正的主人回來了,它就是小松鼠。小松鼠外出覓食回來發現自己的巢穴被占了,頓時氣不打一處來。
于是,小松鼠直接擠進了洞里,貓頭鷹被吵醒了。于是,一場巢穴之爭正式打響了,小松鼠使勁的往外推貓頭鷹,但是畢竟貓頭鷹的體型很大,小松鼠推起來很費勁。
看到貓頭鷹一點要離開的意思都沒有,小松鼠徹底怒了。
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,小松鼠直接繞到了貓頭鷹的身后,用力的推著,很快貓頭鷹就被推到了洞口,然后小松鼠趁機直接大力的一腳。就這樣,貓頭鷹直接被一腳踢出了洞。
可能貓頭鷹都沒想到小小的松鼠有如此大的力氣。
小松鼠怒了:想玩鳩占鵲巢?我可沒有喜鵲那麼好的脾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