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吃榴蓮的季節了,榴蓮被稱為「水果皇后」,不僅營養豐富,口感更是香甜軟糯,夏天的榴蓮品質最好,價格也特別實惠,因此深受大家喜愛。
不過,最近有很多朋友私信跟我說,自己挑的榴蓮買回家不是皮太厚肉太少,就是不太熟,吃起來口感極差。
今天靜姐就教大家幾個挑榴蓮的小技巧,保證你挑回家的榴蓮個個皮薄肉多,香甜又軟糯,下面一起來看看吧!
第一句,尖刺疏軟肉多多
我們在挑選榴蓮,首先用手捏一捏尖刺,成熟的榴蓮刺會比較軟,這樣的榴蓮不僅成熟度高,果肉也會更加綿密香甜。
相反如果尖刺很硬,那就說明還沒長熟,果肉不僅不夠細膩,吃起來還會發酸發澀。
其次要看尖刺的分布情況,如果發現榴蓮的尖刺分布比較稀疏,刺與刺之間的間隔較大,而且刺的形態粗矮,那這個榴蓮準沒錯,皮薄肉多又飽滿。
但要是尖刺挨得很近特別緊密,那就說明果肉沒長開,這樣的榴蓮就不建議購買了。
第二句,裂開的榴蓮不能要
很多朋友認為開口越大的榴蓮成熟度越高,其實這是一個誤區,我們在挑選榴蓮時要盡量避免開口過大的。
因為開口太大說明存放時間已經不短了,而且果肉暴露后容易吸附灰塵和雜質,導致腐壞變質,這樣的榴蓮不建議食用。
買榴蓮時一般挑選微微開口的就好,真正新鮮好吃的榴蓮通常會在頂部裂開一點點小口,同時能聞到明顯的香味,這就是成熟度剛剛好的最佳證明。
第三句,手柄越翠綠越新鮮
挑選榴蓮時,果柄(連接榴蓮和樹枝的部位)的狀態很關鍵。新鮮成熟的榴蓮,果柄應該呈現翠綠色且略帶濕潤。
如果果柄變成褐色,說明榴蓮可能過熟了,要是果柄干癟發皺,那很可能存放時間太久,不夠新鮮了。
第四句,母榴蓮可以買
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,原來榴蓮還分公母,其實「母榴蓮」是指皮薄肉多、味道甘甜的榴蓮,這是買榴蓮時常用的暗語,只有經常吃的內行人才懂。
我們在挑選榴蓮的時候,要重點看外殼形狀,母榴蓮通常看起來圓滾滾的,外觀勻稱,表面鼓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包。
這種榴蓮的殼一般比較薄,因為里面的果肉特別飽滿,把殼都頂起來了。
而公榴蓮則相反,通常個頭不大,形狀又長又尖,里面的果肉較少,口感也一般,這是最簡單的一種分辨方法。
第五句,越臭越能帶走
成熟的榴蓮聞著有一股香臭香臭的味道,而夾生或不熟的榴蓮聞著會有一股青草的味道。
但如果聞著有酒精的味道,那麼這個榴蓮的果肉就已經變質了,這樣的榴蓮千萬不要買。
挑選榴蓮時還要注意看果形,數數外殼上突出的瓣,這些瓣越多越好,形狀越圓越好,圓滾滾的榴蓮通常皮薄肉厚,最是劃算。
要選那種像狼牙棒一樣的外形,表面布滿一個個小山丘般的隆起,這種丘陵狀凸起越多的越好。
因為每一個丘陵狀的凸起里都藏著一顆果核,而有果核的地方必定連著果肉。所以丘陵狀凸起越多,果肉就越飽滿,那些小山丘一樣的隆起越密集,里面的果肉分量就越足。
接下來靜姐就給大家展示用這幾個小技巧挑選出來的榴蓮成果。在剝榴蓮的時候要注意,千萬不要用蠻力硬掰,這樣不僅容易傷到手,還容易破壞果肉。
我們可以先在手上墊一塊厚抹布握住榴蓮的把手,然后用刀把前端的部分橫著切下來一塊,這時候就能清楚地看到果核之間的分割紋理線。
然后順著這個紋理線往上切就很容易切開,但一定要注意安全,榴蓮殼很硬小心別扎到手,最后輕輕一掰就開了。
大家看一下,這樣挑選出來的榴蓮果肉非常豐滿新鮮,就是傳說中的「報恩榴蓮」,足足有五瓣肉,果肉分量十足。
而且每一瓣果肉都飽滿圓潤,散發著濃郁的香氣,口感香甜又軟糯,真是太漂亮了。
剝下來的榴蓮殼千萬不要丟,先用刀把榴蓮殼內側的白色馕切下來,再改刀切成小塊備用。
然后準備一個砂鍋,直接放入自家養的土雞(不用焯水,這樣燉出來更香),再倒入切好的榴蓮馕和適量的清水。
接著,加入紅棗、黃芪,生姜,蓋上蓋子先用大火煮開,再轉小火慢燉一個小時。
燉好后,這樣直接吃已經很美味了,如果想要湯更濃郁,可以再加點榴蓮肉進去。
最后放入提前泡洗好的枸杞,加點鹽調味就行(不用放雞精,湯本身已經很清甜了),再煮個三四分鐘就可以了。
這樣一道簡單又好喝的榴蓮雞湯就做好了,這個湯富含高蛋白,又香又營養,特別補氣血,喜歡吃榴蓮的女生們一定要試試哦!